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根据我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亿kW以上,太阳能发电1.1亿kW以上。我国风电81%分布在“三北”地区,太阳能发电50%分布在西部省份。由于“三北”地区负荷规模偏小,消纳空间有限,因此集中开发的部分新能源需要跨区输送。“十三五”期间,依托电力外送通道,国家将推进“三北”地区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4000万kW。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扎鲁特~山东等6回特高压直流将输送新能源4700万kW,每回直流配套新能源发电规模都在600万kW及以上。从大规模新能源汇集的送端来看,新能源的间歇式出力特性增加了系统调峰压力和困难,也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增加了风险: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下降,抗扰动能力减弱,电压控制难度增大。
尤其是采用特高压直流输送风电时,问题更为突出,这也成为限制特高压直流充分发挥其输送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受端电网来看,除了要承担接纳新能源带来的调峰、调频及灵活性需求以外,更因为特高压直流的集中馈入而面临安全稳定的风险。
为深入探讨“十三五”跨区跨省输送4000万kW新能源的保障技术,分析未来新能源跨区输电技术发展趋势,研讨替代传统输电方式的可能性,促进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有效利用,我刊特邀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平良博士担任特约主编,主持“支撑新能源跨区输送的新型电网技术”专题。希望与作者、读者一起,探讨支撑新能源跨区输送的新型电网技术的科学问题、发展趋势、应用实践和远景规划,促进先进技术理念、科研创新成果和实施应用技术的交流与推广。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积极投稿,本刊将争取快速审阅、刊登。
投稿截止日期2017年8月31日,专题拟于2017年12月开始陆续出版。
1、征文范围(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特高压直流跨区输送大规模新能源的安全稳定性及解决技术;
2)大容量新型同步调相机特性及其在特高压直流送端新能源汇集区的应用技术;
3)虚拟同步机技术原理、控制策略及对新能源集中区域系统特性的应用和影响;
4)半波长输电技术理论分析、特性研究及在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的应用;
5)柔性直流/直流电网的特性分析、控制策略及在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的应用;
6)新能源大规模受入区域电网特性分析及新技术应用。
2、撰稿要求
1)引言中研究目的清晰明确,详细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对现有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做一总体介绍。
2)研究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和解释;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3)正文部分要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字数以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与《电网技术》一致。
5)对英文稿件的要求与对中文稿件的要求相同,请同时提供作者中文信息。
3、论文提交请登录http://www.dwjs.com.cn 注册作者用户名和密码投稿,投稿栏目请选择“支撑新能源跨区输送的新型电网技术”,并在附言中说明“支撑新能源跨区输送的新型电网技术”投稿。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联系人:曾平良 李兰欣
联系电话:010-82812543
邮箱:lilanxin@epri.sgcc.com.cn
|